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部,阴山北麓风蚀沙化贫困带的察右后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县,贫困发生率曾高达12.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15户、16265人,重点贫困嘎查村达66个。2018年,该旗脱贫6737户、14085人,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3%。该旗短短数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据察右后旗旗长高永斌介绍,2018年至今,银保监会已组织筹集资金735万元支持全旗4个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其中,银保监会出资260万元并协调浙金信托出资50万元,在该旗土牧尔台镇大西村兴建规模近千头的澳大利亚安格斯高端肉牛养殖基地,200余户贫困群众每年平均可获得稳定收益1500元至1800元。 “银行+保险”模式激活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发挥保险补偿作用,特色农业保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扶贫保”为临贫、易贫人口提供周全的防贫保障。金融助脱贫、防返贫的故事正不断在乌兰察布上演。 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增收 “我在合作社托养了一匹马,到明年7月份最低可以有1000元分红。自家地里的粮食和秸秆可以卖到合作社,一年也能再赚四五千元。现在家里还养了20只羊。从农行贷的扶贫小额贷款,没有利息,政府产业扶贫资金为每只羊补贴400元。”察右中旗广益隆镇麻迷图村村民王长在介绍说。家庭人均收入从2000元增长到4000多元,王长在家去年已经实现脱贫,帮助他脱贫的正是他提到的“合作社”——麻迷图村万众养殖合作社。 “一匹马需要9000元,现在300名贫困户每人只需要拿出3000元,其余的钱由人保财险补贴。3年协议期内,合作社每年为农户分红1000元到2000元。协议期结束后,马匹归农户所有。”合作社负责人张金柱介绍,该合作社马血清产业预计投资778.5万元,其中人保财险提供帮扶资金200万元,农户自筹90万元,合作社投资138.5万元,申请旗政府整合资金350万元。到2019年底,饲养马匹规模有望超过500匹,生产马血浆可达10吨,年收入大概在180万元至260万元,有望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稳定脱贫。 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宝辉表示,孕马血清制药产业采取的是“人保+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人保财险不仅捐赠帮扶资金200万元,还帮助打通产品销售环节,协调浙江宁波三生生物制药公司将原料生产基地落户,提供养马、血清生产管理技术,并负责血清收购。此外,所有马匹均由人保财险办理了全额保险。 在察右中旗,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通过“银行+保险”扶贫模式,平安集团启用“扶贫贷”贴息贴费资金291.62万元,为内蒙古银行向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提供信用保证,直接带动45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人保财险捐赠资金80万元,支持乌尔图村肉牛养殖项目,带动贫困户46户88人,每个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 察右中旗脱贫攻坚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旗贫困嘎查村9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60户24381人;目前,贫困嘎查村减少到40个,贫困人口减少至2588户、5176人,贫困发生率由8.98%下降到2.9%。察右中旗副旗长刘宇表示,2019年要确保“人脱贫、村退出、旗摘帽”,实现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目标。 保险筑牢返贫“拦水坝” 一场大病,一个意外,一次灾害,都可能让一个已经脱贫的家庭再次陷入贫困。如何保证脱贫不返贫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9年5月,在银保监会的积极推动下,察右中旗向太保财险乌兰察布中心支公司购买了“防贫保”保险产品,为致贫返贫筑牢“拦水坝”。 据刘宇介绍,旗政府为全旗4.6万名年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上年度国家贫困县1.5倍)的临贫、易贫人口,因病、因灾、因学自费金额超过规定标准(一般户5000元、脱贫户2000元)导致的致贫返贫情况提供保险保障,总保额达101亿元。 几万元的报销费用或许看上去并不多,但能给低收入家庭解决大问题。“我看病总费用4.8万多元,新农合能报销2.6万元,剩下两万多元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幸亏政府给买了‘扶贫保’,保险公司主动上门办理理赔,最终自费只花了7000多元。”铁沙盖镇村民谢志良说。 为精准显示和判断一村一乡的保障责任和赔付情况,2019年8月,察右中旗政府和太保财险合作研发的全国首家“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上线运行。据悉,该平台可以提供数据安全、效率提速、实时监控、责任校正、政策建议等功能服务。截至目前,“扶贫保”审核完成理赔查勘案例116笔,赔付金额30.23万元。 |